泄漏电流与直流耐压试验的影响因素及其评估准则
鉴于绝缘电阻测量的局限性,绝缘试验中引入了泄漏电流测量试验。直流耐压试验能够揭示一些交流耐压试验中难以发现的局部缺陷,且对绝缘的破坏作用相较于交流电压较小,因此被视为一种破坏性试验。
泄漏电流与直流耐压试验的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,主要包括以下几点:
- 温度效应:随着温度的升高,泄漏电流会增大。因此,《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》规定,发电机应在停机并清除污秽后的热状态下进行试验;若处于备用状态,则可在冷态(即温度5℃以上)下进行。
- 表面污染:实测的泄漏电流应为容积泄漏电流,因此需对被试设备的表面进行清洁和干燥,以消除表面泄漏电流的影响。此外,也可采用屏蔽环将表面泄漏电流短路,避免其流经微安表。
- 加压速率:加压速度过快会干扰吸收过程的完成,对大容量设备尤为明显。规程要求试验电压按每级0.5倍额定线电压(Un)分阶段升高,每阶段停留1分钟。
- 微安表位置与高压连线:这些因素主要受杂散电流和电晕电流的影响。接线时应遵循制造商说明书,并加装屏蔽以减少干扰。
- 试验电压波形与极性:试验电压的电源波形应为正弦波(交流)。对于油纸绝缘,采用负极性试验更易发现绝缘缺陷;而对于泄漏电流较小的设备(如少油断路器),可采用正极性试验电压。规程通常要求采用负极性接线。
- 湿度因素:与绝缘电阻测试类似,试验应在空气相对湿度80%以下进行。
基于上述影响因素,对试验结果进行如下判断:
- 当泄漏电流随电压不成比例显著增长时,需进行进一步分析。
- 泄漏电流不应随时间延长而持续增长。
- 所测得的泄漏电流值不应超过一般允许范围。
- 将测量值与过往数据、各相间及同类设备进行比较。
- 在分析时应排除湿度、温度、污染等外部因素的干扰。
对于直流耐压试验的评估:
- 被试品击穿:微安表指示突然升高或电压表指示明显下降。
- 间隙性击穿:微安表指示周期性大幅波动,但需排除电源波动、表面污染等因素的干扰。
- 绝缘电阻下降:耐压后绝缘电阻显著降低,表明绝缘可能存在问题或已击穿。
济南恒丰电力设备有限公司精研生产的HF-8500系列智能型直流高压发生器,适用于电力部门、工矿、冶金、钢铁等企业动力部门对氧化锌避雷器、电力电缆、变压器、断路器、发电机等高压电气设备进行直流耐压试验或直流泄露电流试验。
用AIPWM技术,对PWM技术的不准确线性度进行了调整,使仪器精度得到了大幅度提高。并采用AI技术设定过压保护和过流保护取代了数字拨盘开关只能设定电压值,不能设定电流值及电压飘移的问题,增加了AI全自动氧化锌避雷器测量,电缆分段耐压试验,自动耐压试验功能,并可以直接打印试验报告及保存实验报告。